更新时间: 2025-02-26
井”是我国古代社会中,必不可少的汲水文化源泉。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,原始社会早期人们想要饮水,会直饮江河、湖泊、溪流中的水。当“井”出现之后,人们在饮水问题上,开始从被动向主动转变。可以说“井”既是古人智慧的体现,同时也是人类饮水史上的重大变革。
各种史籍中关于“井”的记载,**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。但根据考古学家推断,以及大量文物逐步证实,早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时期,河姆渡人就已经掌握了打井技术。笔者认为“井”的诞生,是人类再一次探索自然的成功体现。
有关“井”的成语高达几百条,坐井观天、井底之蛙、落井下石,背井离乡、市井无赖、井井有条,仿佛都在诉说着与“井”有关的故事。唐代学者曾对古井做出了精辟论断:“古者穿地汲水,谓水为井”,这句话说出了打井方法,以及“井”的主要作用。
事实上自水井出现之后,关于“井”的传说就比比皆是。从西汉至清朝2000多年的时间里,曾出现过不可计数的水井,但却只有“五大名井”流传于世:文君、昭君、薛涛、珍妃、灌婴,五口与历史人物有关的“井”,总会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。
在“五大名井”中昭君井、薛涛井,都是以唐朝时期**女性命名。这说明唐代井文化发展十分繁荣,而且据史料记载,打井技术在唐代也得到了长足发展。
笔者认为起源于河姆渡的打井技术,之所以能够世代相传,主要是因为“井”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。
一、古代水井历史起源
1.起源于河姆渡的水井
关于“井”的历史起源,**早可以追溯至河姆渡时期。笔者认为“井”作为新石器时代的标志物,自出现伊始,就在向世人证实,只要敢于和大自然进行抗争,就可以让人类智慧更上一层楼。水井诞生之后不仅方便了生活,而且也改变了古人的饮水方式。